但现在回过头来看,简直就是残酷照进了现实,只想骂当时的自己:还月入一万?毛都没有!
今天不是来卖惨,而是想认真复盘这三个月以来,我在“出海做产品”这条路上踩过的那些坑。如果你也正准备搞独立开发,尤其是想着靠它吃饭的,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避开我掉进去的那些大坑。
说句大实话,我是被自己的目标给坑了。那句“月入过万”的flag一立下,就像在脑子里埋了一个计时炸弹,天天想着要快点变现,要搞个能火的东西,一上来就把节奏带歪了。
于是我做事的方式变成了这样:晚上灵感一来,就以为自己要改变世界,白天立马开写;上线之后 Product Hunt、Reddit、HN 一顿猛投,第二天看数据——寥寥几个访客,还是三哥来取经顺便观光的。
这种“写完就上线,发完就等收成”的模式,我重复了五次,五个项目全军覆没。根本原因其实不在产品本身,而是在于我陷入了所谓“稀缺心态”的陷阱。
稀缺心态(Scarcity Mindset)是个很常见的问题。当你焦虑、缺钱、时间又紧的时候,大脑会不自觉地只盯着眼前的目标,忽视那些真正重要但长期的事情,比如需求验证、市场调研、营销策略。
所以回头来看,问题从来不是我不努力,而是我努力的方向错了。
独立开发,不只是开发
职场思维害死人。
在公司,程序员角色很单一——把需求实现就行。但独立开发本质上是做生意,你得考虑去哪摆摊、怎么吸引人、如何吆喝。
我做了个AI生成头像网站,技术上一天搞定,但上线后没人来。为啥?因为我压根没想过用户怎么知道这产品。我天真地以为:这玩意挺火的,肯定有人用。
实际上市面上一堆类似产品,用户凭啥选我的?
做产品前,先想清楚三个问题:
-
解决什么问题?
-
谁会付费?
-
怎么找到他们?
想不清楚这三个问题就开发,基本等于瞎忙活。
产品获客的重要性
说到底,产品再好,也得有人看到才行。最开始我以为,东西上线了发到 PH、HN、Reddit 不就完了?结果是真没这么简单。
举几个坑:
-
Product Hunt:得有人帮你hunt,时间点要选在美东时间周二~周四早上,不然你就像深夜摆摊卖臭豆腐,没几个人路过。
-
Hacker News:技术人社区,啥都有但忌商业气息浓,你发个“AI头像变现工具”,人家当你是诈骗犯。
-
Reddit:版规严、用户凶,还不让你直接打广告。想混进圈子?先在那潜水三个月吧。
-
SEO、PSEO、Organic traffic:你以为懂点关键词研究就能引流,结果页面一堆冷启动尬流量,排名起不来,反而烧时间烧心态。
每种引流方式背后都有一套打法,我那时候以为“发一下就好了”,完全没意识到这其实是和做产品同等重要的能力模块。
切忌闭门造车
对于没资源没人脉的独立开发者来说,上来就想颠覆世界,失败概率比国足进世界杯还低。
全新产品意味着:需求未验证、用户习惯要培养、推广渠道要摸索。每一步都是坑,每一步都烧钱烧时间。
不如先“借鉴”:
-
研究竞品产品解决了什么痛点
-
分析目标用户是谁
-
学习获客渠道和商业模式
站在巨人肩膀上,先活下来再说。等有积累了,再去追求星辰大海。
稳住心态
稳住心态,比任何技术和工具都重要。
今天看到别人Product Hunt爆款,明天刷到大佬月入几万刀,再看自己后台的零用户,瞬间怀疑人生。
稳住心态的几个建议:
-
别总跟人比:人家晒收入当看爽文,多跟昨天的自己比
-
接受不确定性:这本来就是冒险,享受过程比结果重要
-
拆解目标:大目标拆成小任务,完成了就庆祝
-
找同伴:加入独立开发者群体,抱团取暖
-
该休息就休息:心态崩了别硬撑,出去走走
-
回归职场不丢人:先生存再发展,这只是人生选择
苏米之前总觉得独立开发是证明自己的机会,回去上班就是失败。现在想明白了,这就是个选择题,没有对错。
写在最后
失败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开始!
虽然产品失败了,但认知上收获巨大。重新理解了什么是独立开发,什么是商业思维。
技术、想法、执行力都重要,但真正让你走得远的是心态。把自己当个打不死的小强,遇到困难拍拍土继续前行。
独立开发是马拉松,心态稳了,一切才有可能。
苏米:独立开发者,专注分享出海经验和踩坑心得。关注我,一起在这条路上少走弯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