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她的项目叫 Viva Magenta Project,主打的是个性化包装解决方案,比如定制标签、卡片和传单,目标客户是创业者、手作品牌、创意工作室这类重视品牌体验的小团队。

从创业初期的 Shopify 建站,到后来解决 Google Analytics 的坑,再到在有限预算下投 Google Ads 吸引大客户,她走得每一步都非常务实,很多经验对我们这种小体量独立开发者特别有参考意义。
创业灵感
Viva Magenta 的创始人出生在土耳其,从小在父亲开的印刷厂长大。13 岁时的暑假就开始学习印刷业务,对“把一个想法变成有形的纸张或包装”这件事产生了深厚兴趣。
成年后,她一路在大厂摸爬滚打,进过联合利华、英特尔、万事达卡,也读了不错的学位。但某次和父亲聊天时,她意识到一件事:
“在数字营销世界打拼这么多年,我竟然从没想过把它和印刷经验结合起来。”
很多小品牌和创意工作室,其实都非常需要个性化、设计感强的包装,但又找不到既有品控、又愿意服务小单量的供应商。这正是 Viva Magenta Project 想解决的问题。
靠储蓄启动
Viva Magenta 完全是她自掏腰包干起来的,投入了不少个人储蓄:
-
$300 用来买 Shopify 高级主题
-
$750 付给 Analyzify 解决 Google Analytics 数据问题
-
其余的钱投在库存和广告(主要是 Google Ads)上
总共差不多花了 $1250 美元,就搭出了最早的产品和官网。她没有招人,没有外包运营,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动手做设计、做客服、发样品。

甚至最早的广告投放预算都非常紧张,每次下广告前都要算 ROI,但她依然决定先跑起来试试。
产品 MVP
一开始,她只做三样产品:
-
定制标签
-
卡片
-
宣传单页
每个产品只提供有限的材质、尺寸和定制选项,不追求 SKU 数量,也不去做周边配套,只聚焦一个目标:
“让小品牌能在线上快速定制出和他们品牌调性一致的包装。”
她的网站也没有复杂的互动逻辑,重点是清晰展示产品选项,鼓励客户上传自己设计,整体就是一个轻运营的包装定制平台。
这套方案看似简单,但对品牌来说极具价值。很多人宁愿贵一点,也想在包装上打出自己的调性。
Google Analytics
她提到一个真实经历,特别值得做电商或 SaaS 的朋友注意:
因为不了解 Shopify 和 Google Analytics 之间的对接限制,网站的数据追踪一开始一直不准确。广告投放的数据根本对不上,几乎影响了整个营销判断。
最后她找了 Analyzify 的团队,一次性付了 $750,请他们来手动配置 GTM 和广告平台对接。搞完之后数据才正常起来,广告转化率才开始有改善。

这个教训特别实在:别低估技术设置在电商转化里的影响力。
如何吸引第一批客户?
她没砸钱,也没搞什么 viral 活动。最开始的流量是靠三件事搞出来的:
1. Google Ads 拉精准流量
她直接投 Google 搜索广告,关键词选得非常细,比如“custom packaging UK”、“eco-friendly labels for small brands”。
每次广告花费都非常节制,但非常精准。更重要的是:
广告之后的落地页非常清晰,能快速引导用户下样品包或者咨询。
这点特别重要。广告没法解决产品不清晰的问题,反而会暴露它。
2. Instagram + Pinterest 上线视觉内容
她定期更新产品图、包装细节、客户实拍,重点是围绕“环保、个性化、高颜值”的定位来做内容。
她说:“不是为了涨粉,而是让客户搜索你名字时看到你的调性。”
这点对很多独立开发者也很适用。社交媒体不是曝光工具,而是信任建立器。
3. 内容合作 + PR
她会主动找包装行业的一些博主、B2B 媒体合作测评。有几次内容露出直接带来三倍流量。
对小团队来说,这类合作 ROI 很高,但很多人忽略了。
成交靠线下
她有个很真实的观察:
虽然很多订单是从网站或者广告来的,但真正成单都要经过几次电话或邮件沟通,特别是 B2B 订单,需要谈定制、材质、交付方式等。
这对我们很多做工具类产品的人也是提醒:
别一上来就希望客户“自助成交”。你需要准备好跟进流程、客服脚本、甚至能打几通电话。
如何留住客户?
她的策略很“反 SaaS”,但非常有效:
-
每个新订单都有感谢邮件
-
定期发样品更新和新材质试用装
-
通过 newsletter 分享包装灵感、品牌案例
简单说:别把客户当客户,而是当合作伙伴。
她还用 Hubspot 做 CRM,跟踪订单和回访,记录客户偏好。这个基础设施搭得不花钱,但非常专业。
当前状态
虽然营收没爆炸增长,但目前毛利是稳定正的,并且每月都有持续增长。
她的商业模式也很健康:
-
没有库存压力(很多产品是按单定制)
-
没有债务(完全自筹)
-
广告和销售是线性增长,单个大客户就能贡献不错利润
目前她正在扩展新产品线、增强电商平台,并计划未来进入其他欧洲市场。
她的工具清单(很实用)
工具/平台 | 用途说明 |
---|---|
Shopify | 搭建电商网站 |
Semrush | 跟踪关键词、分析 SEO 和竞争对手 |
Canva | 快速做社交图、产品图 |
Grammarly | 保证内容语法专业 |
WhatRuns | 分析竞争对手网站的插件 |
ChatGPT | 起草网页文案、生成客服模板、内容创意 |
Analyzify | 解决数据追踪问题,一次性费用,效果很赞 |
最后,她想对创业者说的话
“拥抱冒名顶替综合症吧。如果你感到不安,说明你正在成长。”
这句话我特别喜欢。
她还分享了一些她犯过的错,比如:
-
一开始想自己做所有事,结果效率极低
-
太追求完美,反而耽误上线时间
-
不重视数据监控,结果广告打了也看不清效果
但这些错,正是她最宝贵的积累。
她建议初创者:
-
优先执行,不要完美主义
-
接受成长心态,不断试错
-
别拿自己和别人比较
-
不要忽视身体健康,这是一场马拉松
苏米总结
这个项目虽然不是什么技术性很强的 SaaS,也没有融资和爆红,但它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。她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,也愿意在小范围里打磨出产品-市场契合。
很多独立开发者、微型创业者,都会在“资源太少”和“渠道太多”之间陷入焦虑。而她的做法告诉我们:
别怕资源少,只要客户明确、定位清晰,低成本一样能启动一个赚钱的项目。
如果你也在创业的路上,不妨从 Viva Magenta 这个案例里找到属于你的一份灵感。